【卡車之家 原創】重達8噸,牽引幾十甚至上百噸的卡車是如何制造出來的,今天我們去看看沃爾沃的生產工廠,看一輛輛卡車是如何由零件變身整車的。
沃爾沃在1927年于瑞典首都哥德堡創立,VOLVO是拉丁文,意為“滾滾向前”。沃爾沃集團涉及乘用車、卡客車、工程機械、建筑材料、發動機以及金融等多個行業,其卡客車和工程機械產品品質出眾,是數一數二的卡車制造商。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沃爾沃工廠,位于比利時西部港口城市根特市,是沃爾沃目前最大的卡車制造工廠,同時也是全球首個實現碳中和的汽車工廠。
整個工廠的能源供應由一個生物質的發電廠、3臺風力電機以及超過4500平米的太陽能發電板提供能源。
為什么沃爾沃的工廠不在瑞典本地生產,而跑到1500公里外的比利時呢?選址在這里是有原因的。相比北歐的地廣人稀,雖然資源比較豐富,但周邊的產業卻比較匱乏。
而比利時南接法國、北靠荷蘭,旁邊就是有著歐洲首都之稱的布魯塞爾。根特市距離阿姆斯特丹僅160多公里,同時也是重要鐵路樞紐,生產卡車的零部件大到駕駛室、車軸、變速器,小到螺旋管、車載微波爐,都能方便送達這里。生產出來的卡車也無需長途運輸,就能直接就能在歐洲大陸上奔馳。
目前根特工廠產能為每年4.2萬輛卡車,能生產沃爾沃卡車家族的各類型號卡車,甚至分家后被福特收購、目前歸屬吉利汽車旗下的沃爾沃汽車也在這里生產。
在這個停車場中,能看到依次排列的沃爾沃各式各樣的牽引車、載貨車等等,整齊劃一,非常壯觀。
和所有工廠一樣,沃爾沃卡車也是流水線生產,平均10分鐘就有一輛沃爾沃的卡車生產出來。而一輛沃爾沃FH牽引車,從一堆零件到整車,也僅僅花費8小時就能組裝完成。
卡車的生產可以拆分為多個步驟,在沃爾沃的根特工廠,一輛卡車的大致生產順序是大梁—車橋—發動機、變速器—駕駛室—油箱—輪胎,完成。下面就開始正式的介紹。
在這個位于火車站的露天存放地,可以看到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駕駛室。
各式各樣的駕駛室正在陸續地從火車上依次卸下,并按照一定的順序裝上卡車。由于特根工廠是共線生產,一條生產線上既有牽引又有載貨,并且FM、FH混雜其中,因此裝卸人員必須保證駕駛室的裝運順序嚴格按照清單上的順序排列。
來到廠區,這里正在裝運卡車的骨架——大梁。和我見到國內整車廠家不同,我國卡車廠家的大梁基本都是總成入庫,而抵達根特工廠的都是單獨的鋼梁。
這些鋼梁會在裝配車間由工人現場組裝成型。在安裝的過程中,工人還會使用貼紙。剛開始我還以為很疑惑,為什么需要貼紙。原來大梁組裝就和搭積木一樣,有了貼紙的指示,工人技師才知道將在何處裝上對應的組裝并加以緊固。
看上去感覺高大上的沃爾沃,生產過程好像也并沒那么先進。而據沃爾沃方面介紹,由于共線生產,人工比機械的靈活度更高,同時還能保證就業。
在這一工序中,工人還會同時將氣路管線、剎車系統、空壓機等部件一同安裝在大梁上。
和“散裝”大梁一樣,沃爾沃卡車底盤上的管路線束也都是現場切割后安裝的。這里專門有一組工人技師負責安裝制動系統的管路。
組裝好的管路,下一步就是被安裝在大梁上。隨后,會有專門一組人員負責將亂麻般的管路整理規整,并用綁扎帶將其緊固。
完成了這一步,“骨架”和“血管”都有了,接下來就是安裝“心臟”了。
在另外一個車間內,這里的工人技師正在組裝沃爾沃標志性綠色的柴油發動機和沃爾沃的招牌I-SHIFT雙離合變速器,這里的發動機從420馬力到750馬力應有盡有。
接下來,組裝好了的大梁運送到另外一處車間,在這里將會完成底盤行走系統和動力系統的安裝。這張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車橋包括傳動軸已經放置在特殊托盤上。
隨著大梁緩慢下降,工人技師將車橋懸架與大梁進行連接。從這圖還可以看出,這輛卡車配備的是盤剎和氣囊橋。
完成行走系統的安裝后,已經組裝完成的發動機和變速器也吊裝過來,這時這套動力系統自重也達到2噸左右,在吊運動力總成的時候,下面的工人技師也都在黃色區域以外,避免安全隱患,等待動力系統的到來。
在安裝完行走系統后,發動機和變速器從空中吊裝到大梁上方進行安裝。由于底盤上已經布置好了線束管路,因此在吊裝發動機的時候必須小心翼翼,避免重達2噸的動力系統磕碰損壞管線。
動力系統吊裝完成后,將于車橋傳動軸完成連接。這個時候,一輛車基本已經完成“肉身”的整合,接下來就是安裝駕駛室和各類控制終端。在這一步中,工人技師也會將駕駛室的支架、鞍座等零件安裝到位,等待駕駛室的到來。
回顧一下沃爾沃卡車的生產流程,在安裝完底盤和動力系統后,一輛卡車就基本成型了,接下來就是安裝駕駛室了。那么在明天的文章中,我們將會介紹沃爾沃卡車的駕駛室是如何“裝修”的,敬請期待。(文/朱鵬飛 圖/國家地理 沃爾沃官方)